2025.4.26 分享會,我們跟著講師 Albert 的腳步,從職場新鮮人面對第一份工作的抉擇,一路走到主導千萬跨國專案的決策關鍵。
從產業趨勢、機會評估,到職涯定位與決策框架,短短四小時,濃縮了十年精華。
結束時,最後的現場學員交流時間依舊超時,學員們依舊聊到最後一刻,還在互相交流,短短的週六下午,四小時濃縮了 Albert 過去的十年心法,讓我們一起在回顧一次吧!
職場新鮮人心態養成
不要害怕即時停損
當年身為資工系學生的 Albert,笑著分享:「我發現,當我的室友們可以不洗澡、熬夜寫程式時,我卻提不起勁。」這份清晰的自我認知,讓他勇敢拋下外界期待,選擇休學、重考商學院。
在職涯初期,我們更該給自己探索與試錯的空間。及時停損,並非放棄,而是基於更深刻的自我理解,重新出發。
每一次調整,都是為了更貼近內心渴望的未來。
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
選定科系後,Albert 又遇到一個更艱難的選擇:該不該放棄高薪的金融業 offer,進入陌生的新產業?
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因為每一份選擇,背後都取決於「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
對 Albert 而言,他想要的是「能獲得成就感、不被困在辦公室、充滿國際化氛圍」的工作。
因此,他毅然踏入了能源產業。
所以盤點自己對於工作狀態的期待,清楚描繪出你對未來工作的想像與藍圖,會成為每個職涯選擇時的核心指引,給予我們更多選擇時的底氣跟勇氣。
培養綜合性能力,邁向決策核心
無論身處哪個職位,如果想要發揮影響力,不只是專業技能要精進,還必須培養跨領域的綜合能力,從而站上決策的核心。
以財務分析師為例,工作不僅是分析財務三表或建財務模型。
更重要的是:理解跨部門語言、串接工程與商業需求、推動專案與整合資源,最終成為真正能影響決策的人。
舉個例子:
在跨國高額專案管理中,財務分析師往往扮演著「商業決策者」與「工程技術團隊」之間的橋樑。既要理解工程可行性,也要確保符合商業價值。更進一步,「當你不是別人主管時,該如何調動資源?」等,領導跨部門協作、有效溝通與整合不同資源,這些能力,都是在專業能力基礎上,不可或缺的即戰力,也就是 AAC Talent Hub 彙整的職場必備六大能力 ➤ 了解更多。
而在 AI 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未來世界,真正的核心競爭力,將來自於掌握產業脈動與決策邏輯的能力。
何謂決策邏輯?Albert 這次也帶我們實際演練了。
解決問題的萬用框架
在本次實作環節,Albert 帶大家一同演練了一個經典情境:「老闆問你:該不該花上千萬購買備品?你會如何決策?」
針對這個問題,我們實際運用了 MECE 與 Issue Tree 的邏輯展開。
首先釐清本質問題:「備品的投資成本 vs. 可能帶來的節省效益」,接著根據公式推導、帶入真實條件資訊,推進至初步結論。
當大家以為問題解完了,Albert 進一步提醒:
真正完整的決策過程,還必須延伸考量現實世界的其他潛在因素,如風機壞損時的連帶損失、保險覆蓋範圍、維修時間成本、電力使用等多重面向,整合這些問題後,原本的初步結論又有了新的版本,而這個結果可能導向完全相反的選擇。
這套邏輯,不只是財務分析師,任何職能、任何領域都適用每一個成熟的決策,背後都需要支撐商業、財務、技術等多方面的考量。
而決策力,就是這樣被鍛鍊出來的。
能源產業機會與前景
這次在開頭破冰時,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九宮格遊戲,其中就問了現場學員:你是否了解能源產業?,經過現場發現,有學員原本對能源產業非常熟悉,有些則是幾乎一無所知。
原本熟悉能源產業的學員表示,透過產業鏈分解圖,更系統性地掌握了產業中的職能分布與大量職缺,也對能源轉型的目標與現況有了更深入認識;而對於那些一開始完全不熟悉的學員來說,實際了解後也大感驚艷,表示在產業趨勢層面開拓了眼界,獲得超出預期的收穫。
充實的週六下午
每一次活動結束後,除了扎實的知識收穫,我們也特別安排了實體交流時光,準備了舒適場地與精緻茶歇,期待大家努力往職涯邁進之餘,也能結交到職涯路上的好夥伴。許多學員透過本次分享會對產業改觀、破解迷思、開拓眼界、了解發展性。
掌握大趨勢,正是職涯規劃中不可忽略的要素。
了解趨勢的好處,不只是讓你站在機會的浪頭上,還能幫助你提早盤點必要的技能、提早佈局職涯策略,成為變局中的少數贏家。
因此,我們將於今年 7/26 盛大舉辦年度【四大 Megatrends 影響力論壇】✨
聚焦未來最關鍵的四大趨勢,邀請業界頂尖專家,帶你洞悉大局、掌握脈動。
【五月分享會預告】
👥 雙講者同台對談|不同視角激盪更多啟發
🔎 線上參與更彈性|不限地點輕鬆加入